分享嘉宾:王莹 艺术家
主持人:上官凯莉 AVG空间主理人、策展人
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跨越非艺术知识背景的观众,在更大范围和时空中传播?
当没有当代艺术背景知识的观众面对作品时的心理活动是怎么样的?
关于好有没有一个数字般可统计,可量化的标准?
观看艺术作品的角度:
媒介 材料 观念 气质
有些作品是以复杂的哲思,甚至政治,哲学,经济,文化交织为背景进行的,观看的过程类似解答最后一道数学大题,因为门槛的问题,大部门观众只能被拒之门外。
而以感知,知觉为基础的作品,打破了这道门槛。当观众面对作品,需要的只是嗅觉,而不是知识。观看的过程类似闻一款香水的味道是否合心意。
前者在面对非艺术背景的观众时,观众能够解答的部分类似最后一道数学大题三问中的第一小问。那就是作品的媒介,作品是通过什么材料去制作的?五金,档案袋,木材,泥土...... 而在这一步之后的问题,很大部分就被放弃继续了解了。
除非在这个过程中,抛出一个趣味性的锚子,诱饵给到观众继续的欲望。而这个点决定了有多少人走向第二部,去感知所谓“有点意思”的部分。
而具备丰富阅读作品和知识背景的观众,在这方面的知觉能力会更加敏锐,在这个过程中有部分观众会去探讨作品背后的哲学,观念以及无限性。
后者,以感知为基础的作品,因为作品本身传递出足够强烈的香水味道,所以所有观众面对它时,会跳过思考的部分。而直接感觉到浓烈的味道本身。这样的作品具有更广泛的传播效应。观看者第一反应就可以感知到喜欢与否。是和否,成为一个量化的结果。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梵高的星月夜,马蒂斯的女人像,就是具备这样特质的作品。从儿童到成熟的人,从艺术知识背景匮乏到丰富的人都非常容易触发。在当代艺术背景下,李怒的大部分作品也是感知触发先于知识背景的。而以弗朗西斯·埃利斯的实践的悖论为代表的作品,推冰块这一行为,在面对非艺术知识背景的观众时,可能触发“有点意思”的第二问,也不困难。但是第三部关于愚公移山或者西西弗式的哲学思考是需要更多停留的时间的。而同样都做行为艺术,阿布拉莫维奇的一些作品则是非常知觉化的,比如与陌生人对视,直到碰到曾经熟悉的另一半突然落泪。这样的行为现场是不需要知识储备就可以感知,触发,和理解的。因而其作品内核有了更大效率和完整的传播。
但是今天,无论是什么样的作品,它都有自己适合的受众群体和倾听者。尊重不同背景的观众,也尊重不同导向的作品和其背后的创作者,在这个前提下,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想要去阅读的作品以及阅读的方式。传播的效率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不同海洋生物发出声音的频率和共振不同而已。